|
有机肥的特点及合理施用浏览数:1次
1、养分全面 通常含有多种矿质营养元素,糖、氨基酸、蛋白质、纤维素等有机成分,以及各种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。 2、释放缓慢 有机肥料中的营养元素多数呈与有机碳相结合的状态,需经分解转化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,养分释放缓慢,肥效缓长。 3、成分复杂 有机肥料种类繁多,成分复杂,有的含有病原茵、寄生虫卵、重金属、抗生素、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,有的散发恶臭。 4、碳氮比不同 不同种类有机肥料的碳氮比不同,其腐解速率、养分的释放或固定也有较大差异。 1、提供营养物质 有机肥料既含矿质营养元素,又含有机成分,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,改善农产品品质。 2、提高土壤肥力 施用有机肥料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,改善土壤理化性质,提高土壤生物多样性,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等。 3、保护生态环境 合理利用有机肥料资源,可以维持物质(养分)良性循环,减少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不良影响,保护生态环境,同时节约化肥用量,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。 1、坚持长期施用有机肥料 充分挖掘有机肥料资源,坚持长期施用,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。 2、有机无机相结合 有机肥料养分含量低,释放缓慢,应与无机速效肥料配合使用,长短互补、缓急相济,充分发挥其作用,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,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。 3、提高有机肥料品质 一般情况下,有机物料应经过充分腐熟,以提高肥效。在积制、保存和施用过程中,应防止肥料养分特别是氮素养分的损失。 4、强化无害化处理 有机肥料在积制过程中,要求彻底杀灭对作物、畜禽和人体有害的病原菌、寄生虫卵、杂草种子等,清除薄膜等杂物,严格控制重金属、抗生素、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,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,达到对环境卫生无害。 1、因作物施用 多年生作物和生育期较长的晚熟作物及块根块茎等作物,可施用腐熟程度较低的有机肥料。生育期较短的早熟作物及禾谷类作物,宜施用腐熟程度较高、矿化分解速度较快的有机肥料。 2、因土壤施用 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土壤应多施用有机肥料。质地黏重的土壤透气性较差,宜施用腐熟程度较高、矿化分解速度较快的有机肥料;质地较轻的土壤则可施用腐熟程度较低的有机肥料。水田使用腐熟程度较低的有机肥料应注意用量,防止有机酸和硫化氢中毒。 3、因气候施用 在气温低、降雨少的地区,宜施用腐熟程度较高、矿化分解速度较快的有机肥料,在温暖湿润的地区可施用腐熟程度较低的有机肥料。 4、采用合理的施肥方法 有机肥料一般宜作基肥施用。秸杆直接还田、绿肥翻压等应注意通过配施化肥等方式调节碳氮比,并注意温度、湿度、酸碱度等条件,促进微生物活动,加速有机物料分解。 5、安全施用 用于粮棉、油及蔬菜水果等作物的有机肥料应严格控制重金属、抗生素、农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,防止污染农产品和生态环境。在有机肥料使用过程中,应防止因使用过量、过于集中而造成的污染。 声明:本文转载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|